装配式建筑全方位政策及标准!

   日期:2023-01-07     浏览:94     评论:0    
核心提示:装配式灵魂三问101什么是装配式建筑?把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工厂加工制作建筑构件,再运到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
 装配式灵魂三问

1

 

01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把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工厂加工制作建筑构件,再运到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

 

02

为什么要做装配式建筑?

1)劳动力锐减,将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

2)节能环保,减少施工污染

3)省时省力,加快工期

4)推动建筑业往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

5)化解过剩产能

 

03

怎么做装配式建筑?

 1)设计标准化

 2)生产工厂化

 3)施工装配化

 4)装修一体化

 5)管理信息化

 6)应用智能化

装配式灵魂二问

2

 

装配式建筑究竟省不省?快不快?好不好?

美、日、德、香港、新加坡等广泛采用装配式,这意味着,对他们来说装配式建筑是高性价比的选择,当人均GDP超一万美元,建筑装配化优势呈现。多快好省是迟早到来的,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必然产物。

 

政策背景

3

 

2016年9月,国办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意味着发展装配式已成为一项重要国策。

 

2020年8月,住建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明了推动建筑业转型新契机。

 

对于今后的装配式建筑发展,住建部陈宜民总工多次在会议上强调:

信心不变,力度不减,目标不调

 

----------------------------------------

摘录广东省和广州市的部分相关政策

《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实施意见》

2017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提出

(1)将珠三角城市群列为重点推进地区,到2025年年底前,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以上;

(2)将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列为积极推进地区,到2025年年底前,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0%以上;

(3)全省其他地区为鼓励推进地区,到2025年年底前,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20%以上,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0%以上。

 

《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

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2020年7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提出

(1)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公共建筑、市政工程等的示范作用,重点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积极推广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木结构、其他适合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技术体系。

(2)新立项的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的大中型建筑工程,全面实施装配式建筑;

(3)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用地的建设项目,按比例实施装配式建筑,各区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面积比例,到2025年不低于50%,其中,荔湾、天河、白云、黄埔、番禺、南沙等发展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到2025年力争达到60%;

(4)健全与装配式建筑总承包相适应的发包承包、施工许可、分包管理、工程造价、质量安全监管、竣工验收等制度,实现工程设计、部品部件生产、采购、施工的统一管理和深度融合,优化项目管理方式;

(5)支持有条件的设计、施工和部品部件生产企业,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健全管理体系,向具有工程管理、设计、施工、生产、采购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

(6)城市更新主管部门在制订“三旧”改造、城市更新规划、年度实施计划,要将装配式建筑专项规划的内容、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有关要求,纳入相关规划计划中;

(7)对自愿实施装配式建筑的新建项目,给予预制外墙或迭合外墙预制部分,不计入建筑面积的奖励(奖励的建筑面积不超过±0.000以上计容建筑面积的3%),具体奖励比例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文件中明确。

装配式评价标准解读

4

 

如何认定一栋建筑是否为装配式呢?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对装配式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的灯塔级手册,从入门到精通,分别有国标、省标和市标等一脉相承的系列从执行难度上通常:国标>省标>市标。

 

 

01

《国家标准》

2018年2月1日正式出台,国家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以装配率对建筑的装配化程度进行评价。


1)认定评价:

装配率达到50%时认定为装配式建筑

2)等级评价:

装配率为60%~75%时,为A级装配式建筑

装配率为76%~90%时,为AA级装配式建筑

装配率≥91%时,为AAA级装配式建筑

3)阶段评价:

在设计阶段可进行预评价(初审)

在竣工验收后,进行项目评价(盖棺定论)

------------------------------------------

 

《装配式建筑评分表》

将建筑分成四大组成部分,并对每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比例,进行定量计算。




 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标准(最低要求)

 ①装配率:≥50%(其中竖向构件≥35% )

 ②主体结构:≥20分

 ③围护墙和内隔墙:≥10分  (非砌筑)

 ④全装修:6分

-------------------------------------------

 

装配率计算公式

 

Q1:主体结构

Q2:围护墙和内隔墙

Q3:装修和设备管线

Q4:缺失项

 

表中每项采用装配做法的总和占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比例。

 

02

造价分析—装配式增加费

 

增加费

与同等条件下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的造价增量

 

一、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

1)建筑规模与成本的关系:
装配式采用工厂式加工,模具成本大,规模越大,
成本越低,这就对户型标准化、楼栋标准化要求较高。
2)结构成本增量:
主要为预制构件成本增量,比如现浇钢筋混凝土综合单价为1360元/m3(含模板),预制混凝土构件综合单价约4800元/m3,按50%的装配率,主体结构成本增加约80-120元/㎡,但此部分成本与构件的生产规模关系较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
3)其他部品部件增量:
预制外围护墙、铝模施工、预制内墙板、集成卫生间、集成厨房、管线分离。
4)措施费成本增量:
①起重成本:由于装配式以吊装为主,导致塔吊等成本较大,塔吊费用增加;
②设计费增加:装配式建筑需进行二次设计,设计费、BIM设计费增加;
③资金成本高:目前装配式厂家要求预付款30%,增大资金成本压力;
----------------------

 

预评价流程

4

 

01

预评价对象

装配式建筑预评价对象以单体建筑作为计算和评价单元且应符合国家、省或广州市有关规定。

02

预评价标准

预评价可以根据土地出让时的规定按国标、省标或市标进行申报没有规定的可以自行选择。

03

申报主体

装配式建筑的预评价应由建设单位(或业主单位)申请。

04

申报条件

项目申请预评价原则上应在施工图设计审查前完成,申报材料包括:

1.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方案、

2.装配率计算书、

3.设计专篇(含BIM 模型及应用说明)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